原油價格創高!「黃小玉」原物料走勢能落後補漲?
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成長率來到7%續創新高,月成長率落在0.5%,較10、11月0.9%、0.8%下滑,部分研究機構也多半預期今年1月開始數據會慢慢下修,但從芝商所(CME)FED Watch分析工具來看,市場現階段對於貨幣政策轉緊縮正激烈反應,幾乎已訂價今年升息次數將高達4-5次。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,股市對於通膨議題反應劇烈,不過美債平衡通膨率並未隨通膨創下新高,看起來市場並未定價通膨會極度失控。但有趣的是,隨著烏克蘭局勢轉趨緊張,原油價格創下近7年新高, 原物料行情也增添撲朔迷離之勢,市場也開始思考黃豆、小麥、玉米能否出現落後補漲行情。 最重要的三種農產品期貨黃豆、小麥、玉米為何? 在觀察農產品後勢前,首先可從3個農產品基本資料看起: 黃豆屬於一種多用途的農產品,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終端產品包含豆腐、豆漿,全球黃豆約8-9成都用來製成黃豆油(植物油的一種),壓榨(製造黃豆油的中間製程)剩下的豆粕則用來製成黃豆粉(可用於動物蛋白質飼料)。 從生產端來看,巴西、美國、阿根廷為全球主要黃豆生產者,比重約為36%、31%、13%,主要消費者則為中國、美國、阿根廷,比重約分別佔31%、16%、13%。中國雖幅員遼闊,卻因種植成本高,又過去幾年經濟快速成長,導致肉類、家禽需求提高,黃豆大量仰賴進口,是目前全球需求最大的國家。 從生長週期觀察,美國黃豆播種期為 4-5 月,收成在 9-11 月;巴西播種期則為10-11 月,收成在 3-4月,一般來說黃豆期貨價格週期常在2-5月走高,6-10月下跌。 小麥則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,全球有約40%的人將小麥當作主食,也可以當作飼料使用,依播種季節可以分為冬麥、春麥。冬麥為秋季播種、冬季生長,隔年夏季6到7月收成,春麥則是春季播種、夏季生長、秋季收成。 由於小麥的生長環境較不受限,生產區域較為分散,主要生產國為歐盟、中國、印度、俄羅斯、美國,比重分別為20%、17%、13%、9%、7%。最大消費國則是中國、歐盟、印度、俄羅斯、美國,比重分別為17%、16%、13%、5%、4%。 受惠其生產區域的特性,小麥價格的季節性並沒有像黃豆那麼強,生長週期大致以4-5月為生長期、6-7月採收期、8-9月播種期、10月萌芽期、11月-3月休眠期。 玉米則為全球產量最高的農產品,除了可以當作糧食直接食用外,也是非常重要...